溃疡性直肠炎出血可通过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内镜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溃疡性直肠炎出血通常与炎症加重、黏膜损伤、血管破裂、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1、药物治疗
轻中度出血可选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如美沙拉嗪,抑制肠道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适用于急性期控制症状,但需注意副作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可用于激素依赖或无效患者,需监测骨髓抑制。
2、营养支持
急性出血期建议短期禁食,通过肠外营养补充能量。缓解期采用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补充维生素B12、铁剂等纠正贫血,必要时输注红细胞悬液。
3、内镜治疗
对于活动性出血点可采用内镜下电凝止血或氩离子凝固术。内镜检查还能评估病变范围,排除癌变可能。严重出血时可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术控制出血。
4、手术治疗
反复大出血或穿孔需考虑全直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急诊手术指征包括难以控制的出血、中毒性巨结肠等。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及手术耐受性。
5、中医调理
缓解期可配合中药灌肠如锡类散保留灌肠,促进黏膜修复。针灸取足三里、天枢等穴位调节胃肠功能。中药汤剂以清热化湿、凉血止血为主,需辨证施治。
溃疡性直肠炎出血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饮食需循序渐进,从流质过渡到低纤维软食,少量多餐。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和粪便潜血,记录出血频率和量。保持肛门清洁,便后温水坐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持续发热、腹痛加重或大量便血需立即就医。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戒烟限酒,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黏膜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