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可通过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药物缓解症状,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中暑、炎症反应等因素引起。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利尿通淋。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并缓解疼痛。适用于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对胃肠道刺激较小但可能影响肾功能。服药期间需避免饮酒或与其他NSAIDs药物联用。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挥退热作用,适合3个月以上婴幼儿及肝功能正常人群。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肝损伤,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需与含该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区分。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但禁用于16岁以下儿童以防瑞氏综合征。成人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引发胃肠道出血,服药后需观察是否出现耳鸣等水杨酸反应症状。
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伴随咽痛、肌肉酸痛,可能与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原体有关。建议配合物理降温,持续高热超过3天需排查登革热等特殊病毒感染。
细菌性发热多伴有局部红肿或脓性分泌物,常见于链球菌性咽炎、尿路感染等。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升高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联用抗生素治疗。
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ml水分摄入,选择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体温38.5℃以下优先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避免剧烈运动。儿童出现嗜睡或惊厥、成人持续高热伴意识模糊需立即急诊。恢复期可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免疫力,长期反复发热需排查结核、肿瘤等隐匿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