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与霰粒肿不是同一种疾病,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均有明显差异。麦粒肿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急性红肿热痛;霰粒肿则是睑板腺阻塞导致的慢性无菌性炎症,通常无痛感。
1、病因差异:
麦粒肿睑腺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常见于眼睑边缘的皮脂腺或汗腺。霰粒肿睑板腺囊肿因睑板腺分泌受阻形成囊性肿物,与细菌感染无关,可能与油脂分泌异常、慢性炎症或卫生习惯相关。
2、症状表现:
麦粒肿发病急骤,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红肿、压痛、硬结,严重时可伴脓点或全身发热。霰粒肿进展缓慢,表现为眼睑无痛性肿块,表面光滑且可推动,直径多为2-8毫米,反复发作可能继发感染。
3、病理机制:
麦粒肿属于化脓性炎症,病理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组织坏死。霰粒肿为肉芽肿性反应,镜下可见巨噬细胞包围的脂质沉积物,周围有纤维组织包裹。
4、治疗方式:
麦粒肿需抗感染治疗,早期可热敷促进炎症消退,严重时需切开排脓。霰粒肿较小者可观察自愈,持续不消者需行霰粒肿刮除术,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5、预后转归:
麦粒肿经规范治疗1-2周可痊愈,但易复发。霰粒肿部分患者可自行吸收,术后复发率约10%,反复发作需排查全身因素如脂代谢异常。
日常应注意眼部清洁,避免揉眼或使用过期化妆品。麦粒肿发作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霰粒肿患者可适当补充Omega-3脂肪酸改善睑脂质量。若肿块持续增大、影响视力或反复发作,建议及时至眼科就诊排查睑缘炎、干眼症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