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2025-05-27

311次浏览

接触性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伴瘙痒或灼痛,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种表现。

1、急性期:

急性接触性皮炎通常在接触致敏物后数分钟至48小时内发作。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水肿性丘疹,严重时可出现密集水疱或大疱,疱液清亮,破溃后形成糜烂面。患者自觉剧烈瘙痒或灼热感,常见于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镍金属、染发剂、橡胶制品是常见诱因。

2、亚急性期:

亚急性期多在急性期未及时处理或持续接触致敏原后出现。皮损以暗红色斑片、鳞屑为主,伴有轻度浸润和苔藓样变。瘙痒程度较急性期减轻,但易反复发作。长期接触洗涤剂、化妆品等弱刺激性物质易导致此类表现。

3、慢性期:

慢性接触性皮炎常见于长期反复接触致敏原者。特征为皮肤肥厚、苔藓化、色素沉着或减退,伴明显干燥脱屑。常见于手部慢性刺激性皮炎,如长期接触水泥、有机溶剂的从业者。瘙痒呈阵发性,搔抓后可继发感染。

4、特殊类型:

系统接触性皮炎表现为既往致敏部位复发或全身泛发性皮疹;光接触性皮炎需紫外线参与诱发,皮损局限于曝光部位;空气传播接触性皮炎可通过气传过敏原引起面部、眼睑水肿性红斑。

5、并发症:

搔抓可能导致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结痂;长期慢性炎症可引发皮肤苔藓样变或色素异常;眼周皮炎可能并发结膜炎;严重过敏反应偶见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

接触性皮炎患者应避免搔抓,穿着纯棉透气衣物,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清洁产品。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症状,慢性期需加强保湿护理。建议记录可疑接触物,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日常注意防护手套使用,避免接触已知致敏物质如某些金属、染发剂、油漆等。若皮疹持续扩散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抗过敏及抗感染治疗。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