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用氟可以有效预防龋齿。氟化物能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抑制细菌产酸,从而降低龋齿发生风险。
氟化物防龋机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实现:促进牙釉质再矿化,使脱矿区域重新沉积矿物质;干扰致龋菌代谢,减少酸性物质产生;改变牙釉质晶体结构,提高其抗酸溶解性。临床常用局部用氟方式包括含氟牙膏、氟化泡沫、氟化凝胶及氟保护漆。含氟牙膏日常使用方便,建议选择含氟量在1000-1500ppm的产品;专业氟化处理需在医疗机构进行,每年2-4次可显著降低龋齿发病率。
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时需注意用量控制,3岁以下儿童使用米粒大小,6岁以下使用豌豆大小,避免吞咽。高氟地区居民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氟化物使用频率。局部用氟需配合正确刷牙方法、定期口腔检查及控制甜食摄入,才能达到最佳防龋效果。对于窝沟较深的恒磨牙,建议配合窝沟封闭术加强保护。
保持口腔健康需建立系统性防护措施,除规范使用氟化物外,每日至少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理邻面菌斑,每半年接受专业洁牙与口腔检查。饮食方面控制精制糖摄入频率,多吃富含钙磷的乳制品与新鲜蔬果。儿童可在牙医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氟化物补充方案,成人需特别注意牙根暴露部位的防龋护理。出现牙齿敏感或龋洞应及时就诊,避免单纯依赖氟化物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