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可以进行胃造瘘手术。胃造瘘是一种通过手术在胃部建立通道的方法,适用于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帮助维持营养供给。
1、胃造瘘的适用情况:
胃癌患者若因肿瘤阻塞或胃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经口进食,胃造瘘可作为营养支持手段。手术通常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且肿瘤未广泛转移时进行。胃造瘘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尤其适合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
2、手术前的评估要点:
胃癌患者接受胃造瘘前需全面评估肿瘤分期、全身状况及预期生存期。早期胃癌患者术后恢复较好时可优先考虑根治性手术;晚期患者若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或梗阻症状,胃造瘘更适合作为姑息治疗手段。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位置,避免造瘘管穿过肿瘤组织。
3、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胃造瘘术后需保持造瘘口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周围皮肤。灌注营养液时需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的原则,温度保持在38-40℃。注意观察有无渗漏、感染等并发症,定期更换造瘘管。灌注后保持坐位30分钟以上,防止反流。
胃癌患者术后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肠内营养制剂、果蔬汁等,分6-8次少量灌注。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每次灌注量不超过300毫升。适当进行床边活动促进胃肠蠕动,但需避免牵拉造瘘管。定期监测体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及时调整喂养方案。出现呕吐、腹胀等不适需暂停喂养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