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可通过临床症状检查、实验室检测、裂隙灯检查、结膜刮片染色、血清学检测等方式诊断。沙眼通常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
功能主治:对左氧氟沙星敏感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细球菌属、肠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绿脓杆菌、嗜血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结膜炎嗜血杆菌(科-威氏杆菌)〕、莫拉(布兰氏)卡他菌、莫拉杆菌、莫拉一阿氏杆菌、沙雷氏菌属、克雷白氏菌属、变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厌氧菌属(丙酸杆菌)所引起的下述感染性疾病
用法用量:一般1次1滴、1日3次滴眼,根据症状可适当增减。对角膜炎的治疗在急性期每15~3...
沙眼早期表现为眼部异物感、发痒及轻微畏光,患儿可能频繁揉眼。典型体征包括上睑结膜滤泡增生、角膜血管翳形成,慢性期可见结膜瘢痕。需与过敏性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鉴别。
采集结膜分泌物进行衣原体抗原快速检测或PCR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可确诊。该方法特异性达95%以上,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采样时需用无菌拭子轻刮上睑结膜,避免污染。
眼科专科检查可发现角膜缘滤泡、赫伯特小凹等特征性改变。严重者可见角膜上皮下浸润、新生血管侵入角膜中央。该检查能评估病变程度,对并发症筛查有重要价值。
吉姆萨染色或碘染色镜检可见包涵体,阳性率约60%。操作时需翻转上眼睑,刮取结膜上皮细胞,染色后观察胞浆内蓝色/棕色包涵体。该方法成本低但敏感性较差。
检测血清中抗衣原体IgG抗体,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微量免疫荧光法可区分不同血清型,抗体效价≥1:16有诊断意义。该检查不适用于急性期诊断,多用于科研场景。
诊断期间建议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共用毛巾。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症状,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家庭成员应同步筛查。日常加强手卫生教育,定期复查角膜情况,出现视力下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