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下疳和毛囊炎可通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原体类型、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进行区分。硬下疳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毛囊炎多与细菌或真菌感染有关。
1、病原体差异:硬下疳是梅毒一期特征性皮损,由苍白螺旋体经黏膜或皮肤破损处侵入所致。毛囊炎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偶见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前者属于性传播疾病,后者多为局部卫生不良或免疫力下降导致。
功能主治:本品为局部外用抗菌药物,适用于敏感细菌,尤其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毛囊炎、疖肿等原发性皮肤感染。
用法用量:取适量软膏涂一薄层于患处,每日3次,5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但不超过10天,需要时可用敷料包扎或覆盖。
2、皮损特征:硬下疳典型表现为单发无痛性溃疡,基底光滑呈软骨样硬度,边缘整齐隆起,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毛囊炎初期为红色丘疹,进展为脓疱伴疼痛,中心可见毛发贯穿,周围有红晕,多发于毛发密集区域。
3、伴随症状:硬下疳患者可能出现腹股沟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质地坚硬可活动。毛囊炎常伴局部灼热感,严重者可形成疖肿,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与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关。
4、诊断方法:硬下疳需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检出螺旋体,梅毒血清学试验如TPPA、RPR阳性可确诊。毛囊炎取脓液培养可明确致病菌,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血糖检测有助于排查代谢异常。
5、治疗原则:硬下疳需规范驱梅治疗,首选苄星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或头孢曲松。毛囊炎轻症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顽固病例根据药敏结果口服克拉霉素或特比萘芬,合并脓肿需切开引流。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硬下疳患者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定期复查血清滴度。毛囊炎患者需注意衣物消毒,控制血糖水平,避免搔抓导致感染扩散。均衡摄入维生素A、C增强皮肤抵抗力,适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减少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