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得狂犬病的症状特征

2025-05-25

256次浏览

狂犬病的症状特征可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三个阶段,主要表现为恐水、怕风、咽肌痉挛等。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兽咬伤传播。

1、前驱期:

前驱期持续2-4天,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头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伤口周围常有瘙痒、麻木或蚁走感等异常感觉。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但此时病毒已开始在中枢神经系统复制。

2、兴奋期:

兴奋期持续1-3天,典型表现为恐水症,患者看到水或听到水声时会出现咽喉肌肉痉挛。同时伴有怕风、怕光、怕声响等感觉过敏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躁动不安、胡言乱语等精神异常,唾液分泌增多导致口吐白沫。此期患者神志大多清醒,但极度痛苦。

3、麻痹期:

麻痹期持续6-18小时,患者由兴奋转为安静,出现进行性肢体瘫痪。表现为肌肉松弛、反射消失、瞳孔散大等症状。最终因呼吸肌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从发病到死亡通常不超过10天,病死率接近100%。

4、特殊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麻痹型狂犬病,以进行性麻痹为主要症状,缺乏典型的兴奋期表现。这种情况常见于蝙蝠传播的狂犬病。儿童患者症状发展更快,可能直接进入麻痹期。

5、鉴别要点:

狂犬病需与破伤风、病毒性脑炎等疾病鉴别。破伤风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但无恐水症状。病毒性脑炎多伴有高热和意识障碍。狂犬病特有的恐水症和伤口异常感觉有助于鉴别诊断。

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是及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根据暴露情况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避免接触流浪动物,家养宠物应定期接种疫苗。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虽然目前狂犬病发病后无法治愈,但暴露后预防措施可有效防止发病。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