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60-89毫米汞柱。孕期血压监测需以静息状态下多次测量为准,避免情绪波动或活动后即刻测量。
妊娠期血压变化受激素水平、血容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孕早期因孕激素作用可能出现生理性血压下降,孕中晚期随着胎盘循环建立,血压逐渐回升至孕前水平。若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需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等病理状态。这类疾病可能与胎盘血管发育异常、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视力模糊等症状。
建议孕妇每周至少测量两次血压,选择固定时间段进行。测量前需静坐5分钟,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避免咖啡因摄入后1小时内测量。家庭自测发现血压异常时,应间隔10分钟复测并记录数据供医生参考。日常需保持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含钾丰富的香蕉、菠菜等食物,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
规律进行孕妇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以微微出汗为度。出现持续头痛、上腹痛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立即就医。妊娠期血压管理需产科医生与心血管专科医生协同制定方案,避免自行调整降压药物。产后6周内仍需继续监测血压变化,部分妊娠期高血压可能持续至产后12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