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是超声生物显微镜

2025-04-16

216次浏览

超声生物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高频超声波对眼部组织结构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专用设备,其成像精度可达50微米级,主要用于眼前段疾病的诊断。该技术通过20-50MHz的高频探头实现角膜、虹膜、睫状体等结构的断层扫描,弥补了传统眼科检查手段的观察盲区。

1、成像原理:基于脉冲回波技术发射高频声波,不同组织界面产生的反射信号经计算机重建为二维图像。相比普通B超的10MHz频率,其轴向分辨率提升5倍,可清晰显示Schlemm管、小梁网等微观结构,对青光眼房水引流系统评估具有独特价值。

2、临床应用:主要针对角膜水肿、虹膜囊肿、睫状体脱离等前节病变。在角膜移植术后可监测植片厚度变化,对虹膜肿瘤能区分囊实性性质,诊断睫状体脱离的准确率达95%以上,显著优于UBM出现前的裂隙灯检查。

3、检查优势:无需接触眼球即可获得活体组织显微图像,检查过程无电离辐射。特有的水浴耦合方式避免角膜压迫,配合全景扫描模式可构建眼前段三维立体图像,为ICL植入术前测量提供关键数据。

4、技术局限:穿透深度仅限4-5mm,无法观察晶状体后部结构。受声波物理特性限制,成像质量受患者睑裂宽度影响,闭睑困难者需使用开睑器,检查前需表面麻醉消除瞬目反射。

5、发展前景:新一代UBM已实现50MHz探头与OCT的融合成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可自动标注角巩膜缘标志点。在生物测量领域正探索弹性成像技术,未来或可量化评估角膜生物力学特性。

检查前需停戴角膜接触镜3天,检查中配合注视指示灯保持眼球固定。建议联合角膜地形图检查综合评估,术后患者应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合理控制检查时间,单次扫描不超过15分钟,避免耦合剂长时间接触导致角膜上皮水肿。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