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可通过定期翻身、伤口清洁、减压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消除。褥疮通常由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皮肤潮湿、感染等原因引起。
1、定期翻身:每2小时改变体位一次,减轻骨突部位压力。使用气垫床或泡沫垫分散压力,避免骶尾部、足跟等部位持续受压。护理人员需掌握轴线翻身技巧,避免拖拽摩擦皮肤。
2、伤口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浅表溃疡可用碘伏消毒,深部感染需双氧水冲洗。保持创面湿润环境,选择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促进愈合。
3、减压护理:轮椅使用者需加装凝胶坐垫,卧床患者采用30度侧卧位交替。骨突处贴敷透明薄膜保护,高风险区域使用羊脂膏预防皮肤开裂。动态评估Braden量表评分调整护理方案。
4、药物治疗:浅表感染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磺胺嘧啶银乳膏。深层溃疡需口服头孢呋辛或克林霉素控制感染,疼痛明显者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合并糖尿病者需强化血糖监测。
5、手术治疗:Ⅲ期以上褥疮需清创后行皮瓣移植术,常用臀大肌皮瓣或旋转皮瓣修复。骨髓炎患者可能需病灶清除联合负压引流,术后严格禁压4-6周。
日常需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1.5g/kg,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每日2次空气波压力治疗改善循环。监测创面大小、深度、渗出液变化,每周拍照记录愈合进度。夜间使用交替压力充气床垫,晨间检查皮肤有无压红不退现象。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建立长期随访机制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