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局部外用药等方式缓解症状,通常与慢性劳损、肩关节退行性变、免疫因素、外伤史、糖尿病等因素相关。
功能主治: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面积的浅表性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用法用量:本品应外用,局部涂于患处。必要时,患处可用敷料包扎或敷盖,每日3次,5天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
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能减轻肩关节炎症反应和疼痛。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作用,适用于急性期疼痛控制,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避免长期连续使用超过7天。
盐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可缓解肩周肌肉痉挛。药物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改善因炎症刺激导致的保护性肌紧张,使用时可能出现嗜睡副作用,建议夜间服用。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透皮给药方式能减少全身副作用,每日涂抹2-3次配合轻度按摩可增强药物渗透,皮肤破损处禁用。
甲钴胺、维生素B1有助于神经修复。长期肩周炎可能压迫臂丛神经,这类药物可促进髓鞘再生,改善神经传导功能,通常需连续服用1-3个月。
追风透骨丸、活血止痛胶囊具有祛风除湿功效。中药复方通过多靶点调节缓解慢性疼痛,起效较慢但副作用较小,需辨证使用湿热或寒湿体质对应方剂。
药物治疗需配合每日肩关节钟摆运动、爬墙训练等康复锻炼,避免提重物及受凉。饮食可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时应及时骨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关节腔注射或松解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