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慢性外阴炎介绍 如何判断是外阴炎

2022-11-08

11988次浏览

慢性外阴炎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粘膜因组织变形和色素改变促使引起的炎症,常会给女性患者带来瘙痒、灼痛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理健康,故应给予及时的治疗,那么你们知道慢性外阴炎是怎么回事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谈谈慢性外阴炎。

1885年Breisky将女性会阴部的类似性质的病变定名为慢性外阴炎。包括原发性外阴萎缩、萎缩性硬化性苔藓、外阴白斑三种病变。以后,临床医生一直将皮肤和粘膜变白、变粗或萎缩的外阴病变统称为"慢性外阴炎",甚至认为慢性外阴炎是一种癌前病变,因而主张早期手术切除。

近年来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认为癌变率仅为2%左右,从而改变了有关本病的定义、范围、诊断标准,以及慢性外阴炎是否为癌前期病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并在处理上发生混乱。有人认为慢性外阴炎应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存在,又有人认为慢性外阴炎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有类似慢性外阴炎临床表现的疾病。

1966年Jeffocoate通过慢性外阴炎临床及病理图像分析,提出将外阴白斑、白斑性外阴炎、硬化萎缩性苔藓、外阴干枯、原发性萎缩、神经性皮炎、白色角化病等统称为"外阴营养不良",这个提议得到了1976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会(1SSVD)通过,决定取消"慢性外阴炎"病名,而将此类疾病统一改称为"外阴营养不良"亦称"慢性外阴炎"。

外阴营养不良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有些学者认为局部神经、血管营养障碍,内分泌失调是引发慢性外阴炎的基础,形成慢性外阴炎的有关因素可归纳为:全身性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黄疸、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谢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局部因素,慢性外阴炎主要外阴长期慢性刺激如潮湿、炎症、化纤或污染的内衣裤过敏等。其中局部因素对慢性外阴炎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