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种植体周围炎如何治疗

2025-04-09

55次浏览

种植体周围炎可通过口腔清洁维护、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种植体取出等方式治疗。种植体周围炎通常由菌斑堆积、咬合创伤、全身性疾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吸烟等因素引起。

1、口腔清洁维护:

每日使用软毛牙刷配合牙线、冲牙器清洁种植体周围,采用巴氏刷牙法清除菌斑。每3个月接受专业洁治,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品刺激牙龈。

2、药物治疗:

局部应用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凝胶等抗生素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口服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控制感染,联合布洛芬缓解疼痛肿胀。全身性疾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等基础指标。

3、激光治疗:

采用Er:YAG激光或二极管激光进行生物刺激,消除袋内致病菌并促进组织再生。激光可精确作用于3-5mm的牙周袋深度,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能显著减少探诊出血指数。

4、手术治疗:

对于骨吸收超过3mm的病例,实施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或植骨术恢复支持结构。翻瓣清创术清除肉芽组织后,采用钛膜覆盖结合Bio-Oss骨粉填充缺损区,6个月后骨整合率可达75%。

5、种植体取出:

当种植体松动度超过2度或骨吸收达50%时,需手术取出失败种植体。即刻拔除后植入Bio-Oss胶原塞维持牙槽嵴形态,3-6个月后评估重新种植条件,期间建议佩戴临时义齿。

治疗期间需戒烟并控制每日咖啡因摄入,增加维生素C和钙质补充。餐后使用冲牙器冲洗种植体颈部,避免咀嚼硬物造成机械刺激。定期进行种植体周探诊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前3个月每月复查1次。配合低强度有氧运动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睡眠时保持30°仰卧位减少局部充血。出现种植体周围黏膜发红、溢脓或咬合不适时需48小时内就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