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腹泻可通过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治疗,通常由饮食不当、肠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
急性期选择低渣饮食如米汤、馒头,避免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慢性腹泻患者可增加水溶性膳食纤维摄入,如苹果泥、燕麦片。每日少量多餐,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
2、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通过吸附病原体发挥作用,洛哌丁胺抑制肠道蠕动。细菌感染时禁用洛哌丁胺,病毒性腹泻需配合补液盐使用。用药期间观察大便性状变化。
3、微生态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适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冷藏保存的益生菌制剂活性更佳。
4、病因治疗:
细菌性肠炎需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炎症性肠病可能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黏液脓血便、体重下降,需美沙拉嗪或生物制剂控制。
5、对症处理:
解痉药山莨菪碱缓解肠绞痛,对乙酰氨基酚改善腹痛发热。脱水患者口服补液盐Ⅲ,严重呕吐需静脉补液。血便或持续发热应立即就医。
腹泻期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可饮用淡盐水或米汤。恢复期逐步添加蒸蛋、鱼肉等易消化蛋白质,避免生冷刺激食物。适度散步促进肠功能恢复,症状缓解后仍需观察3天排便情况。慢性腹泻患者建议记录饮食日志,排查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