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止期脱发可能由产后激素变化、快速减重、心理压力、缺铁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激素波动:
产后或停用避孕药后雌激素水平骤降,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妊娠期毛发滞留于生长期的比例增高,分娩后同步脱落。无需特殊治疗,6-12个月内可自行恢复,建议使用宽齿梳减少牵拉。
2、营养缺乏:
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10%或蛋白质摄入不足,毛囊因能量供应中断进入休眠。长期素食者可能缺乏维生素B12和锌。每日需保证60g优质蛋白摄入,适当补充三文鱼、鸡蛋、坚果等食物。
3、精神应激:
重大创伤事件或慢性压力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毛囊周期。皮质醇升高会缩短生长期,临床表现为事件后2-3个月突发弥漫性脱发。正念冥想和规律睡眠有助于缓解,日均脱发量超过150根需就医。
4、贫血因素:
铁蛋白水平低于30μg/L时,毛囊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可能与月经量过多或消化道出血有关,常伴随乏力、指甲脆裂。建议检测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动物肝脏、菠菜配合维生素C可促进吸收。
5、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均会干扰毛囊代谢周期。甲减患者毛发干燥易断,甲亢者多伴心悸消瘦。需检测TSH和游离T4指标,左甲状腺素或甲巯咪唑等药物可改善症状。
保证每日摄入30mg铁元素和50g优质蛋白,进行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洗头水温控制在38℃以下,避免过度烫染。持续脱发超过6个月或伴随头皮红肿需进行毛发镜检查和激素六项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