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量减少可通过激素水平变化、卵巢功能衰退、子宫内膜病变、精神压力、过度减肥等因素解释,可能与围绝经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腔粘连等疾病相关。
1、激素波动: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导致经量减少。建议增加豆制品、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摄入,避免熬夜。
功能主治: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无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闭经、与雌激素联合使用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用法用量:与雌激素(如结合雌激素、倍美力)联合使用:倍美力片,口服,1.25mg,每日一次...
2、卵巢早衰:40岁前卵巢功能减退可能引发月经稀发,伴随潮热、失眠。需检测抗缪勒管激素AMH,必要时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如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胶囊。
3、宫腔操作史:人工流产或刮宫术后可能发生宫腔粘连,表现为经量骤减伴周期性腹痛。需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严重者需行宫腔粘连分离术。
4、慢性压力:长期焦虑抑制下丘脑-垂体轴,影响卵泡发育。每日冥想15分钟,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调节神经内分泌。
5、营养不良:体重指数BMI低于18.5时,体脂不足影响雌激素合成。每日保证50g优质蛋白摄入,推荐三文鱼、藜麦,配合增肌训练。
经量持续减少需监测基础体温和月经周期,建议每年妇科超声检查。饮食注意补充铁元素如鸭血、菠菜,避免生冷刺激。瑜伽、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突然闭经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就诊排除子宫内膜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