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检查能诊断过敏性鼻炎

2025-05-26

205次浏览

过敏性鼻炎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鼻内镜检查、鼻分泌物涂片检查、鼻激发试验等方法诊断。

1、皮肤点刺试验:

将微量过敏原提取液刺入前臂皮肤表层,15分钟后观察局部风团反应。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数十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阳性结果表现为直径大于3毫米的红色丘疹伴周围伪足,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抗体水平。适用于皮肤条件不佳或服用抗组胺药物的患者,可定量评估过敏程度。常见检测项目包括户尘螨、蒿草花粉、猫毛等,结果分为0-6级,3级以上提示临床相关性较强。

3、鼻内镜检查:

使用硬质或软性鼻内镜直接观察鼻腔黏膜状态。过敏性鼻炎典型表现为下鼻甲苍白水肿、黏膜表面水样分泌物附着,严重者可见息肉样变。该检查能排除结构性异常如鼻中隔偏曲,同时可采集鼻分泌物进行细胞学分析。

4、鼻分泌物涂片检查:

取鼻腔分泌物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通常超过5%,急性发作期可达20%-30%。该方法成本低廉但需专业检验人员判读,结果受取样时机和技术影响较大。

5、鼻激发试验:

将可疑过敏原直接作用于鼻黏膜,通过症状评分和鼻阻力测量评估反应强度。作为诊断金标准,主要用于科研或疑难病例确诊,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单位进行。试验后可能出现喷嚏、鼻塞等典型症状发作。

确诊过敏性鼻炎需结合典型症状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与客观检查结果。建议记录症状发作的时间规律与环境因素,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日常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减少过敏原沉积,症状持续者需进行过敏原免疫治疗。室内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清洗床上用品,户外活动时佩戴防花粉口罩。合并哮喘或鼻息肉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与鼻窦CT。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