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可通过匹维溴铵、洛哌丁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缓解症状。肠易激综合征通常由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紊乱、脑肠轴功能异常、精神心理因素、感染后肠道功能改变等原因引起。
功能主治: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应加倍。
1、解痉药物:
匹维溴铵通过选择性抑制肠道平滑肌钙离子通道缓解腹痛腹胀,适用于以痉挛性疼痛为主的腹泻型患者。同类药物还包括阿尔维林、美贝维林等,需餐前用水整片吞服避免影响药效。
2、止泻药物:
洛哌丁胺通过抑制肠道蠕动延长内容物滞留时间,适用于腹泻型患者急性发作期。蒙脱石散通过吸附病原体保护肠黏膜,可与益生菌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影响菌群定植。
3、益生菌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腹胀症状,需冷藏保存避免高温失活。布拉氏酵母菌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更具针对性,可与抗生素间隔3小时服用。
4、5-HT3受体拮抗剂:
阿洛司琼通过阻断肠道5-HT3受体降低内脏敏感性,适用于女性难治性腹泻型患者。该类药物可能引发缺血性结肠炎,用药期间需监测腹痛及便血情况。
5、抗抑郁药物:
低剂量阿米替林通过调节脑肠轴功能改善腹痛症状,适用于合并焦虑抑郁的混合型患者。帕罗西汀等SSRI类药物对伴随内脏高敏感性的便秘型患者更具优势。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日常需避免摄入FODMAPs食物如洋葱、豆类,规律进行瑜伽或步行等低强度运动,建立每日固定排便时间。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体重下降、夜间腹痛需及时消化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必要时结合认知行为治疗改善脑肠互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