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颌骨骨折是什么意思

2025-05-24

122次浏览

颌骨骨折是指下颌骨或上颌骨因外力作用发生骨皮质连续性中断的损伤,常见原因包括外伤撞击、运动伤害、交通事故等。

1、外伤因素:

直接暴力冲击是颌骨骨折最主要诱因,如拳击伤、高空坠落、车祸撞击等。外力作用于颌面部时,下颌骨髁突、颏部及上颌骨薄弱区易发生断裂,临床可见局部肿胀、咬合紊乱及骨擦音。

2、骨质疏松:

老年人群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因骨密度降低导致颌骨抗折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病理性骨折。这类患者需同步评估全身骨代谢状况。

3、病理性破坏:

颌骨囊肿、骨髓炎或恶性肿瘤可能造成局部骨质溶解,在无明显外伤史情况下出现自发性骨折。需通过影像学检查鉴别原发病灶。

4、解剖特点:

下颌骨呈弓形结构,髁突颈部与颏部为力学薄弱区;上颌骨与多块颅面骨连接,LeFort骨折线多沿骨缝扩展。这些特殊解剖结构决定骨折好发部位。

5、并发症风险:

严重骨折可能伴随呼吸道梗阻、大出血或颅脑损伤。双侧髁突骨折可导致前牙开合,上颌骨骨折可能引发复视或脑脊液漏。

颌骨骨折后需立即制动并冰敷,避免按压患处。恢复期应选择流质或软食,补充蛋白质和钙质促进愈合,如牛奶、鱼肉泥、豆腐等。口腔卫生维护需使用儿童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骨折稳定后可进行渐进性张口训练,但三个月内禁止咀嚼硬物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进度,出现咬合异常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复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