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通常需在伤后1-2周内完成手术,具体时间取决于骨折移位程度、神经血管损伤情况及患者全身状态。
1、骨折类型:
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可优先尝试保守治疗,若复位失败或出现继发移位则需手术干预。粉碎性骨折或明显移位者需在肿胀消退后尽早手术,一般控制在伤后3-7天。
2、并发症风险:
合并肱动脉损伤或正中神经卡压时需急诊手术,通常在24小时内完成。开放性骨折应在6-8小时内清创并固定,避免感染风险。
3、年龄因素:
儿童患者因骨骼生长活跃,手术窗口期可延长至2-3周,但超过3周可能形成骨痂导致复位困难。老年人骨质疏松者建议1周内手术,减少卧床并发症。
4、肿胀程度:
局部严重肿胀需先抬高患肢、冰敷,待皮肤出现皱褶约5-7天再手术,避免切口愈合不良。但延迟超过2周可能增加关节僵硬风险。
5、全身状况:
合并多发伤或基础疾病者需先稳定生命体征,手术可酌情推迟。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至8-10mmol/L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需低于160/100mmHg。
术后康复期需分阶段进行功能锻炼,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2周后逐步增加主动屈伸训练。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推荐牛奶、鱼肉及深绿色蔬菜。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儿童患者需监测肘内翻等畸形发育。避免过早负重,通常8-12周后根据愈合情况逐步恢复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