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可能由真菌感染、足部潮湿、免疫力低下、外伤破损、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激光治疗、手术拔甲、日常护理等方式治疗。
1、真菌感染:
皮肤癣菌侵入甲板是主要病因,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真菌通过分解角蛋白破坏甲结构。伴随甲板增厚、变色症状,需使用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
2、足部潮湿:
长期穿不透气鞋袜形成闷热环境,真菌繁殖速度加快。保持足部干燥可选用吸湿排汗袜,每日用白醋泡脚辅助杀菌,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
3、免疫力低下:
HIV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易发生甲癣。伴随甲分离、甲下碎屑症状,需配合匹多莫德等免疫调节剂,同时治疗基础疾病。
4、外伤破损:
甲周皮肤出现裂口或挫伤时,真菌更易侵入甲床。修剪指甲避免过短,运动时穿戴护具,外伤后及时用碘伏消毒预防感染。
5、糖尿病因素:
高血糖环境促进真菌生长,周围神经病变降低局部抵抗力。伴随甲板浑浊、萎缩症状,需控制血糖在6.1mmol/L以下,优先选用阿莫罗芬搽剂。
日常需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袜子,每周用60℃以上热水烫洗鞋袜;饮食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A促进甲再生,适当进行快走等增强免疫力的运动;避免美甲店器械交叉感染,公共场所尽量不赤足行走。若药物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甲沟化脓,需及时就医进行真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