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破裂可能由排便用力过度、长期便秘或腹泻、妊娠期腹压增高、肛周静脉曲张、局部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温水坐浴、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硬化剂注射、手术结扎等方式治疗。
1、排便用力:
排便时过度用力会增加肛管压力,导致痔核表面黏膜破损出血。避免久蹲厕所,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使用开塞露辅助通便。
2、排泄物刺激:
长期便秘时干燥粪便摩擦痔核,或腹泻时酸性排泄物反复刺激,均可能造成黏膜溃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火龙果,腹泻患者可服用蒙脱石散。
3、腹压升高:
妊娠中后期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久坐久站等行为导致肛周静脉回流受阻。孕产妇建议采用侧卧位休息,办公族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4、静脉曲张:
痔疮可能与肛垫静脉丛病理性扩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后滴血、肛门坠胀等症状。急性期可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循环,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止血。
5、继发感染:
破损创面易受粪便污染引发感染,常见肛门灼痛、分泌物增多。需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
痔疮破裂期间应避免辛辣饮食及酒精摄入,选择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便后使用婴儿湿巾轻柔清洁。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需及时进行电子肛门镜检查排除其他肛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