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根管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轻微疼痛,通常与炎症程度、个体敏感度、操作刺激、麻醉效果、术后反应等因素有关。治疗前麻醉可有效控制疼痛,术后短暂不适可通过冷敷、药物缓解。
1、麻醉效果:现代牙科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常用药物包括利多卡因、阿替卡因、甲哌卡因。麻醉起效后,开髓及清理根管时仅有器械触碰感,无明显痛觉。麻醉不充分时可能产生短暂锐痛,需及时补充麻醉剂量。
2、炎症状态:急性化脓性牙髓炎因根尖压力增高,麻醉药物渗透受阻,可能出现麻醉效果下降。术前口服布洛芬可降低神经敏感度,严重者需先行切开引流减压,待急性期过后再行根管治疗。
3、操作刺激:根管锉超出根尖孔可能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瞬间刺痛。电子根尖定位仪可精准测量工作长度,配合显微镜操作能减少器械超出风险。术后24小时内的咬合痛多与器械刺激有关,通常48小时内自行消退。
4、个体差异:疼痛阈值较低者可能对压力敏感,采用镍钛机动器械可减少手动扩锉的震动感。焦虑患者可配合笑气镇静或口服安定类药物,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避免应激反应。
5、术后反应:根管充填后的胀痛感多与材料轻微溢出有关,发生率不足5%。避免患侧咀嚼、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症状。持续跳痛伴肿胀需排除超充或遗漏根管,需拍片复查。
治疗期间选择软质食物避免患牙受力,术后两周内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次促进愈合,刷牙时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治疗区。若出现持续剧痛或面部肿胀,需及时复诊排除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