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抑郁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社会支持、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该疾病通常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创伤经历、慢性压力、器质性疾病等原因相关。
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并修正负面思维模式,接纳承诺疗法培养对痛苦情绪的包容力。每周1-2次系统性心理治疗,持续3个月以上可改善症状。团体治疗通过病友互助减轻病耻感。
2、药物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安非他酮适用于伴随嗜睡症状者。药物需持续服用6-12个月,起效时间约2-4周。
3、物理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磁场改善前额叶皮层功能,每周5次疗程持续4-6周。改良电抽搐治疗适用于自杀倾向严重患者,需全身麻醉下进行。光照疗法对季节性抑郁效果显著。
4、社会支持:家庭心理教育指导家属掌握非批判性沟通技巧,建立规律作息监督机制。加入抑郁症患者互助社团,定期参与线下分享活动。职场适应性调整包括缩短工时、减轻工作负荷。
5、生活方式: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内啡肽分泌。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海鱼、坚果、橄榄油摄入。正念冥想训练每天20分钟,配合腹式呼吸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保持均衡饮食结构,限制精制糖和酒精摄入。建立规律睡眠周期,保证卧室黑暗安静环境。症状急性期需有人陪伴,避免独处。康复期可尝试园艺疗法、宠物陪伴等辅助手段。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念头时需立即急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