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状缺损可通过树脂充填、玻璃离子充填、嵌体修复、全冠修复、贴面修复等方式治疗。楔状缺损通常由横向刷牙磨损、酸性物质侵蚀、咬合力异常、牙龈退缩、牙颈部结构薄弱等原因引起。
光固化复合树脂是临床常用充填材料,适用于浅中度缺损。操作时需制备斜面边缘增加固位力,分层充填后光照固化。树脂颜色接近天然牙,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边缘着色或微渗漏。
玻璃离子水门汀具有氟释放功能,能抑制继发龋发生。该材料对牙髓刺激小,与牙体有化学结合力,特别适合接近牙髓的深缺损。但美观性较差,多用于后牙区修复。
对于大面积缺损可采用瓷嵌体或金属嵌体。嵌体在口外技工室制作,通过粘接剂固定,能精确恢复牙齿解剖形态。黄金嵌体生物相容性最佳,二氧化锆嵌体兼具强度与美观。
严重缺损伴牙体折裂风险时需行全冠修复。金属烤瓷冠内层为金属基底,外层烤瓷美观;全瓷冠无金属底层,透光性更接近天然牙。修复前需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
前牙区浅表缺损可选用瓷贴面或树脂贴面。瓷贴面需磨除0.3-0.7mm牙体组织,树脂贴面可微创修复。贴面能改善牙齿色泽与形态,但需避免咬硬物以防折裂。
日常应选用软毛牙刷避免横向用力刷牙,减少柑橘类酸性食物摄入。修复后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使用含氟牙膏增强牙体抗酸能力。咬合异常者需配合咬合垫治疗,牙龈退缩患者可考虑软组织移植术。修复体出现松动或敏感需及时复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