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尿液变成茶褐色是怎么回事

2025-04-27

436次浏览

放线菌是一类具有分枝状菌丝结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及动植物体内,部分菌种可产生抗生素或导致人类感染。

放线菌菌体呈细丝状分枝结构,直径约0.5-2微米,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干燥致密的菌落。其细胞壁含有独特的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革兰染色呈紫色阳性反应。部分种类可形成气生菌丝并产生链状孢子。

该类微生物常见于中性或偏碱性土壤,参与有机质分解和腐殖质形成。诺卡氏菌可存活于腐烂植物中,链霉菌多分布于富含腐殖质的耕作层。部分菌种如口腔放线菌构成人体正常菌群。

放线菌通过分泌胞外水解酶分解纤维素、几丁质等复杂有机物。代谢过程中产生土腥素等挥发性物质,形成典型土腥味。约70%临床用抗生素源于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

以色列放线菌可引起颈部放线菌病,表现为皮下硬结伴硫磺样颗粒。诺卡氏菌感染多见于免疫缺陷者,引发肺部浸润或脑脓肿。马杜拉放线菌导致足菌肿特征性病变。

除产抗生素外,部分菌株能合成维生素B12、酶制剂及免疫抑制剂。基因工程改造的链霉菌已用于大规模生产重组蛋白,在农业上可作为生物肥料促进植物生长。

日常接触土壤后需彻底清洁皮肤破损处,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避免吸入含菌尘埃。膳食中适量摄入含放线菌发酵产物的纳豆、酸奶等食品,可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定期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对条件致病性放线菌的防御能力。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