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检查方法有眼压测量、视野检查、视神经评估、前房角镜检查、角膜厚度测量。
眼压测量是青光眼筛查的基础项目,通过非接触式眼压计或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检测眼球内部压力。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mmHg,超过21mmHg需警惕高眼压症风险。动态眼压监测可发现昼夜波动,部分患者表现为夜间眼压峰值。
自动静态视野计能定量分析视网膜光敏感度,早期青光眼表现为旁中心暗点或鼻侧阶梯状缺损。Humphrey视野分析仪可检测出5%以上的神经纤维层损失,晚期病例出现管状视野或颞侧视岛。
裂隙灯联合90D透镜检查视盘形态,典型改变包括盘沿切迹、杯盘比增大超过0.6。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定量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下降早于视野缺损出现。
Goldmann三面镜直接观察房角结构,区分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分级采用Scheie系统,窄角患者可见虹膜根部膨隆,部分病例需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明确睫状体位置。
角膜测厚仪或前段OCT检测中央角膜厚度,较薄角膜可能低估真实眼压值。角膜厚度每偏离540μm基准值50μm,眼压测量值需相应修正1mmHg,厚度低于500μm者需考虑角膜代偿指数调整。
青光眼患者日常需控制咖啡因摄入,每日饮水不超过1500ml并分次饮用。建议选择游泳、太极等非对抗性运动,避免倒立等增加眼压的体位。定期复查应包含24小时眼压曲线监测,合并高血压者需维持血压昼夜节律稳定。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患者需补充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视神经保护可考虑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维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