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的症状可能由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疲劳乏力等原因引起,需结合病理活检确诊。
淋巴癌最典型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肿物质地坚硬且活动度差,可能持续增大或融合成团块。部分患者伴随局部压迫症状,如颈部肿块影响吞咽,纵隔淋巴结肿大导致咳嗽气促。
功能主治:用于浅部皮肤真菌感染,如体、股癣,手、足癣(尤其是角化增厚型),花斑癣,皮肤念珠菌病,也适用于甲癣。
用法用量:外用。均匀涂于患处,1日2次,涂后应轻轻搓揉数分钟,2周为一疗程;治疗甲癣,应先用温水泡软并削薄病甲后,涂药包扎,治疗第一个月每2天1次,第二个月每周2次,第三个月每周涂药1次,至痊愈为止,最好与晚上就寝前使用。
约30%患者出现周期性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夜间盗汗常浸湿衣物。这种B症状与肿瘤细胞释放致热原有关,可能持续数周且对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热期间可能伴随寒战或面色潮红。
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10%需警惕。肿瘤消耗导致代谢亢进,患者食欲正常但体重持续降低。部分出现营养不良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指甲脆裂,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白蛋白下降。
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多见全身性瘙痒,尤其饮酒后加重。皮肤无原发疹但可见抓痕,可能与细胞因子刺激神经末梢有关。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能伴发特异性皮肤损害,如紫色斑块或皮下结节。
肿瘤相关性疲劳区别于普通疲倦,休息无法缓解。患者常描述为肢体沉重、注意力涣散,严重时影响日常活动。可能与贫血、炎症因子释放或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相关。
淋巴癌患者需保证每日摄入1.2-1.5g/kg优质蛋白,选择鱼肉、蛋清等易消化食物。适当进行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消耗。日常监测体温和淋巴结变化,化疗期间需每周复查血常规。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