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可能由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雌激素水平下降、结缔组织退化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阴道异物感、排尿异常、腰骶部酸痛、性交不适、下坠感等症状。
1、阴道异物感:
患者自觉阴道内有肿物脱出,轻症者仅在用力时出现,平卧后自行回缩;重症者脱出物长期暴露于阴道口外,可能伴随摩擦性溃疡或感染。日常需避免提重物,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
2、排尿异常:
脱垂子宫压迫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或压力性尿失禁,严重者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可能与膀胱膨出合并存在,建议排尿时采用蹲位减轻压迫,必要时使用子宫托辅助支撑。
3、腰骶部酸痛:
盆腔韧带牵拉引起的持续性钝痛,久站或劳累后加重,平卧后缓解。疼痛可能与骶神经受压有关,可通过热敷、低频电刺激缓解症状,避免长时间保持直立姿势。
4、性交不适:
子宫颈脱出可能导致性交疼痛或出血,影响性生活质量。这种情况常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建议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进行阴道紧缩术或盆底重建手术。
5、下坠感:
患者常描述盆腔沉重下坠如"坐球感",行走时症状明显,可能与子宫韧带松弛度相关。日常可穿收腹裤提供支撑,严重者需考虑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或阴式子宫切除术。
子宫脱垂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肌肉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避免跳绳、仰卧起坐等增加腹压的运动,推荐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训练;注意会阴清洁防止感染,每年进行妇科检查评估脱垂程度,重度脱垂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