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牙周袋可通过改善口腔卫生、消除局部刺激因素、控制牙龈炎症、定期专业清洁、纠正不良习惯等方式治疗。假性牙周袋通常由菌斑堆积、牙石刺激、牙龈水肿、牙齿排列异常、口呼吸等因素引起。
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重点清除龈缘处菌斑。选用含氯己定或聚维酮碘的漱口水辅助抑菌,避免使用硬毛牙刷造成机械刺激。菌斑生物膜是假性牙周袋形成的始动因素,有效控制后牙龈肿胀可逐渐消退。
通过超声波洁治去除龈上牙石,配合手工刮治处理龈下浅层沉积物。牙石表面粗糙易吸附细菌,其机械压迫会加重牙龈充血。专业清洁后2周复查,观察牙龈退缩情况,必要时进行二次抛光。
局部涂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或醋酸地塞米松贴片缓解炎症。伴明显红肿时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炎症消退后假性牙周袋深度通常减少1-2mm,牙龈质地逐渐恢复韧实。
存在创伤性咬合时需调磨早接触点,必要时制作咬合垫。牙齿排列不齐者可考虑正畸治疗,消除食物嵌塞对牙龈的持续刺激。咬合力异常分布会加重假性牙周袋的假性加深现象。
戒除口呼吸习惯,夜间使用唇贴辅助闭口。避免单侧咀嚼或咬硬物等行为,减少局部牙龈负荷。长期口呼吸会导致上前牙区牙龈增生,纠正后3-6个月假性牙周袋多能自行回缩。
建议增加维生素C和钙质摄入,如每日食用猕猴桃、乳制品等促进牙龈修复。适度咀嚼苹果、胡萝卜等粗纤维食物增强牙龈韧性。配合龈沟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难以触及的牙间隙。若3个月干预后袋深仍超过3mm,需排查是否发展为真性牙周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