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2025-04-01

15790次浏览

肝功能衰竭可通过营养支持、药物治疗、人工肝支持、肝移植、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治疗。肝功能衰竭通常由病毒性肝炎、药物中毒、酒精性肝病、代谢异常、缺血性损伤等原因引起。

1、营养支持:

肝功能衰竭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采用高热量、低蛋白、低脂饮食,避免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建议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米粥、面条,适量补充支链氨基酸。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必要时采用肠内营养制剂。

2、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治疗病毒性肝炎,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对乙酰氨基酚中毒。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促进肝细胞修复,乳果糖减少氨吸收。用药需严格监测肝功能变化。

3、人工肝支持:

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人工肝系统能暂时替代肝脏解毒功能,清除胆红素、氨等毒素。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可选择性清除蛋白结合毒素。适用于等待肝移植或肝细胞再生的过渡期治疗,需配合抗凝管理。

4、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可采用原位肝移植或活体肝移植。手术需评估MELD评分,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移植后5年生存率可达70%,需终身监测排斥反应和感染风险。

5、并发症管理:

肝性脑病需限制蛋白摄入并使用乳果糖、利福昔明;腹水患者需利尿剂联合白蛋白输注;肝肾综合征需血管活性药物特利加压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需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需内镜下止血。

肝功能衰竭患者需严格禁酒,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饮食以低盐低脂高碳水为主,可适量食用南瓜、山药等易消化食材。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疲劳。出现意识改变或出血倾向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和血氨水平。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