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腹贴膏可通过贴敷神阙穴、中脘穴、天枢穴、关元穴、足三里等穴位缓解腹泻症状。腹泻通常由饮食不当、腹部受凉、肠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小儿三岁以内一次1/4丸,四岁至六岁一次1/2丸,一日1次;或遵医嘱。
位于肚脐中央,是调节脾胃功能的要穴。腹泻时贴敷该穴位可温阳散寒,促进肠道蠕动恢复。用酒精棉球清洁皮肤后,将膏药中心对准穴位贴牢,每日更换一次。避免皮肤破损处使用,孕妇慎用。
在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处。该穴位对应胃部区域,贴敷能缓解胃胀、恶心等伴随症状。膏药边缘需距离剑突2横指,贴敷后配合热敷效果更佳。若出现皮肤瘙痒需立即停用。
定位在肚脐旁开2寸位置,左右各一。此穴主治腹痛腹泻,贴敷时需双侧同时进行。膏药应避开衣物摩擦部位,建议睡前贴敷保留8小时。肠梗阻患者禁用此类外治法。
脐下3寸处,具有温补脾肾的功效。适合慢性腹泻伴随畏寒肢冷者,贴敷前可用生姜片擦拭皮肤增强药效。膏药面积不宜过大,避免覆盖腹股沟区域。糖尿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3寸,是强壮保健要穴。腹泻伴随便溏乏力时,贴敷该穴可健脾止泻。膏药需避开膝关节活动部位,行走时注意不要脱落。发热患者不宜使用此法。
腹泻期间建议选择低纤维的白粥、软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瓜果。可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每日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促进恢复。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血便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配合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诺氟沙星等药物治疗。注意观察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