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银屑病可通过外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煤焦油制剂、水杨酸制剂等药膏治疗。该病可能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感染刺激、环境诱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红斑鳞屑、瘙痒、皮肤干燥等症状。
1、糖皮质激素:中弱效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面部及皮肤皱褶处,强效激素如卤米松乳膏可用于躯干四肢皮损。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需避免长期应用导致皮肤萎缩。皮损消退后改为间歇疗法,每周2次维持。
2、维生素D3衍生物:卡泊三醇软膏通过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减轻鳞屑,与他克莫司联用可增强疗效。用药初期可能出现皮肤刺激,多在一周内耐受。日光照射后使用需注意光敏反应。
3、钙调磷酸酶抑制剂:0.1%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及儿童患者,可替代激素长期使用。用药后短暂灼热感属正常现象。治疗期间需避免紫外线暴露,与窄谱UVB联用需间隔12小时。
4、煤焦油制剂:5%煤焦油软膏具有抗炎和抑制表皮增生作用,夜间用药后晨起清洗。需注意衣物染色问题,孕妇慎用。与紫外线联合治疗时需控制浓度以防光毒性反应。
5、水杨酸制剂:3%水杨酸软膏能促进角质溶解,常与激素交替使用。大面积使用需警惕水杨酸中毒,儿童患者浓度需降至1%。用药期间加强皮肤保湿,避免与眼周及黏膜接触。
日常护理需选用低敏保湿剂如凡士林,避免搔抓刺激。紫外线照射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夏季需配合防晒。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E,限制辛辣刺激食物。皮损广泛或合并关节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系统治疗可选用甲氨蝶呤或生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