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肉上出现白色凸起可能由口腔溃疡、黏液囊肿、牙龈脓肿、口腔白斑或疱疹性龈口炎引起。
1、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浅表性损伤,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白色凹陷,周围红肿。常见诱因包括局部创伤、维生素缺乏或免疫力下降。轻微溃疡通常7-10天自愈,可使用含利多卡因的局部麻醉凝胶缓解疼痛,严重反复发作需排查系统性免疫疾病。
2、黏液囊肿:
黏液囊肿因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形成,多见于下唇内侧,呈半透明蓝色或白色隆起。咬伤或摩擦是常见诱因,囊肿可能自行破裂消退。持续增大或反复发作需通过手术切除腺体,避免继发感染。
3、牙龈脓肿:
牙龈脓肿由牙周感染引发,表现为牙龈红肿伴白色脓点,按压有波动感。常见于龋齿或牙结石刺激,需进行根管治疗配合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颌骨骨髓炎。
4、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属于癌前病变,表现为无法刮除的白色角化斑块,好发于颊黏膜和舌缘。长期吸烟、咀嚼槟榔是主要诱因,需通过活检明确性质。轻度增生可局部使用维A酸制剂,重度不典型增生需手术切除。
5、疱疹性龈口炎:
由单纯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特征为牙龈广泛红肿伴簇状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白色伪膜。儿童多见,伴有发热和淋巴结肿大。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病程,症状严重者需静脉补液支持治疗。
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避免黏膜损伤,增加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摄入。避免过烫或辛辣食物刺激患处,出现持续两周不愈的白色病变、伴随出血或麻木感时,应及时就诊口腔黏膜科。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吸烟者建议每年进行口腔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