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牙龈瘘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5-05-28

233次浏览

牙龈瘘管通常由牙周脓肿、根尖周炎、牙髓坏死、外伤感染或龋齿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根管治疗、脓肿引流、患牙拔除、抗生素治疗或牙周手术等方式干预。

1、牙周脓肿:

牙周组织化脓性炎症突破牙龈形成通道。常见于牙结石刺激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患者,表现为牙龈肿胀伴脓液渗出。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严重者需切开引流。

2、根尖周炎:

龋坏或外伤导致牙髓感染扩散至根尖区,脓液穿透骨皮质形成瘘管。X线片可见根尖阴影,患牙常有叩痛。需完善根管治疗,必要时行根尖切除术。

3、牙髓坏死:

牙髓组织坏死液化后产生炎性渗出物,通过根尖孔向牙龈排脓。患牙多无疼痛但牙冠变色,冷热测试无反应。需及时根管治疗防止颌骨感染。

4、外伤感染:

牙齿折断或牙槽骨损伤后未及时处理,创口继发细菌感染形成瘘管。可能伴有牙齿松动或移位,需清创后固定患牙,配合抗感染治疗。

5、龋齿继发感染:

深龋未治疗导致牙髓炎进展为根尖周炎,脓液穿透牙龈形成瘘口。可见大面积龋坏牙体,需去腐后评估是否保留患牙,严重者需拔除。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及牙线清洁,避免过硬食物刺激瘘管区。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龋齿和牙周病,吸烟者应戒烟以促进组织修复。出现牙龈脓包或长期渗液时需及时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颌骨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