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下降不全属于先天性疾病,医学上称为隐睾症,指胎儿期睾丸未能正常下降至阴囊。多数情况下在出生后一年内可自行下降,但部分患儿需医疗干预。
隐睾症的病因与分期:
隐睾症与胎儿期激素分泌异常、解剖结构发育障碍等先天因素密切相关。根据睾丸滞留位置分为腹内型睾丸位于腹腔和腹股沟型睾丸停留于腹股沟管,前者自愈率较低。约3%足月男婴和30%早产儿存在此问题,其中80%的腹股沟型隐睾在出生后3个月内可自然下降。
治疗措施与预后:
6月龄未下降者建议开始激素治疗,常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岁后仍未下降需行睾丸固定术,通过外科手术将睾丸引降至阴囊。及时干预者生育能力与正常人无异,但成年后睾丸癌风险仍较常人高3-10倍,需定期体检
日常护理需避免阴囊局部高温,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青春期后每月自查睾丸形态,关注有无异常肿块或疼痛。合并腹股沟疝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肠管嵌顿。建议每年进行超声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