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可通过血压监测、尿常规检查、血液检查、超声检查和胎心监护等方式检查。妊娠期高血压通常由遗传因素、血管内皮损伤、免疫调节异常、胎盘功能异常、营养失衡等原因引起。
功能主治: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面积的浅表性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用法用量:本品应外用,局部涂于患处。必要时,患处可用辅料包扎或敷盖,每日3次,5天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
定期测量血压是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的基础方法。孕妇需在安静状态下测量,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可初步判断。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准确反映血压波动情况,避免白大衣高血压的误诊。家庭自测血压建议每天早晚各一次,记录数据供医生参考。
尿蛋白检测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至关重要。尿蛋白定性阳性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提示子痫前期可能。检查需留取清洁中段尿,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尿常规还能发现管型尿、血尿等肾脏损伤表现,需每周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血常规关注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变化,重度子痫前期可能出现溶血性贫血。肝功能检查重点观察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肾功能检查需监测肌酐和尿酸值。凝血功能异常时D-二聚体可能升高,这些指标对评估多器官损伤有重要意义。
胎儿超声评估生长发育情况,测量羊水指数和脐动脉血流阻力。胎盘超声观察胎盘位置、成熟度及血流灌注,胎盘早剥时可见胎盘后血肿。孕妇需进行肝脾超声排除HELLP综合征,必要时做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
电子胎心监护通过NST试验评估胎儿宫内状况,异常图形提示胎儿窘迫可能。生物物理评分结合胎动、肌张力等指标更全面,每周1-2次监测。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S/D比值,比值升高反映胎盘血流灌注不足。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每日食用鸡蛋、鱼肉、豆制品等;控制钠盐每日不超过5g,多进食富含钙镁的乳制品和深绿色蔬菜。适度进行孕妇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仰卧位运动。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保持情绪稳定,每周按时产检监测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