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打促肺针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血糖升高、过敏反应等副作用,严重时可能引发早产或胎儿窘迫。促肺针主要用于促进胎儿肺部成熟,常见副作用有局部反应、代谢异常、免疫反应、心血管影响、胎儿影响等。
1、局部反应
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或疼痛,通常为药物刺激所致。部分孕妇会感到轻微不适,一般无须特殊处理,数日内可自行缓解。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局部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检查。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2、代谢异常
促肺针可能引起暂时性血糖升高,尤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影响更明显。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必要时调整饮食或胰岛素用量。这种代谢变化多为可逆性,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孕妇应避免高糖饮食以防血糖波动加剧。
3、免疫反应
少数孕妇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极少数情况下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用药前需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注射后观察半小时无异常再离开医院。出现荨麻疹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处理。过敏体质者用药需格外谨慎。
4、心血管影响
药物可能引起短暂性心悸或血压波动,原有高血压的孕妇风险更高。用药期间应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活动,每日监测血压变化。症状明显者可考虑吸氧缓解,严重心律失常需停药并采取对症治疗。
5、胎儿影响
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诱发宫缩导致早产,或引起胎儿心率异常。用药后需加强胎心监护,出现规律宫缩或胎动减少要及时干预。多数胎儿影响可通过医疗措施控制,但需警惕胎儿窘迫等严重并发症。
使用促肺针期间建议保持充足休息,每日记录胎动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控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阴道流血等异常需立即就医。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与医生保持沟通调整用药方案。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