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点滴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2025-06-17

1395次浏览

点滴型银屑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或斑块,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临床表现主要有皮损形态特殊、分布特征明显、伴随症状轻微、病程反复发作、与感染因素相关。

1、皮损形态特殊

点滴型银屑病的典型皮损为直径1-10毫米的红色丘疹或小斑块,形似水滴,边界清晰。皮损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新发皮损颜色鲜红,陈旧皮损可呈暗红色。皮损数量从数个到数百个不等,散在分布或密集排列。

2、分布特征明显

皮损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等部位,特别是胸背部和大腿内侧。面部和手足部位较少受累。皮损分布多呈对称性,沿皮肤张力线排列。部分患者皮损可融合成片,形成地图状斑块。儿童患者常见于头皮和耳后区域。

3、伴随症状轻微

多数患者仅表现为轻度瘙痒,少数可有明显瘙痒感。皮损处通常无疼痛感,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疼痛和渗出。一般不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部分患者可有关节轻微不适,但无典型关节炎表现。指甲受累时可出现点状凹陷或甲板增厚。

4、病程反复发作

皮损常在2-3周内迅速出现,随后进入稳定期。未经治疗者皮损可持续数月,治疗后可逐渐消退。皮损消退后常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斑。多数患者在感染后复发,特别是链球菌感染。寒冷干燥季节易加重,温暖湿润环境可缓解。

5、与感染因素相关

约半数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特别是链球菌性咽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与感染关系更为密切。部分患者扁桃体切除后皮损可长期缓解。其他感染如HIV、真菌感染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点滴型银屑病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搔抓和过度清洗。洗澡水温不过高,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剂。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均衡饮食。适度晒太阳有助于改善症状,但需防止晒伤。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出现皮损增多或感染迹象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