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毒是指短时间内摄入过量水分导致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异常降低的病理状态,医学上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当水分摄入速度远超肾脏排泄能力每小时超过800-1000毫升时,可能引发细胞水肿和器官功能障碍。
水中毒的发生主要与三种机制相关。体液渗透压失衡是核心因素,过量水分稀释血液后,钠离子浓度低于135毫摩尔/升,引发水分子向细胞内转移。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可能加重病情,常见于术后应激或药物影响状态下。肾功能代偿不足时,每小时尿量无法达到400毫升以上,导致水分潴留。
早期症状表现为轻度头痛和恶心,与脑细胞轻微水肿相关。病情进展可出现手指麻木、肌肉痉挛等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变。严重病例会突发意识模糊、抽搐或呼吸抑制,此时血钠浓度往往已低于120毫摩尔/升。
预防措施需控制单次饮水量,建议每小时不超过800毫升。高温作业或运动后补水应配合电解质补充,可选用含钠40-80毫克/100毫升的运动饮料。存在慢性肾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需严格监测每日出入量。
出现呕吐伴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急诊处理包括限水、静脉输注高渗盐水等措施,血钠纠正速度需控制在每小时0.5-1毫摩尔/升以避免渗透性脱髓鞘。多数轻症患者在24小时限水治疗后恢复良好,但血钠低于110毫摩尔/升的重症病例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