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尿蛋白+-是什么意思

2025-05-26

194次浏览

尿蛋白±加减号表示尿液检测中蛋白质呈弱阳性,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早期肾脏病变引起,需结合临床进一步评估。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高蛋白饮食或发热可能导致暂时性蛋白尿。这类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建议复查尿常规。体位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长时间站立后,平卧休息后蛋白可消失。

2、尿液污染:

女性月经期分泌物混入尿液可能造成假阳性结果。采集尿液标本时应避开经期,留取清洁中段尿。尿道炎、阴道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炎症也可能干扰检测准确性。

3、肾小球病变: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疾病可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这类患者可能伴随水肿、泡沫尿症状,需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检查。

4、肾小管疾病:

间质性肾炎、药物性肾损伤等会影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常见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接触肾毒性物质的人群,可能伴有夜尿增多等表现。

5、其他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多发性骨髓瘤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引发蛋白尿。这类患者往往存在原发病的典型症状,如心悸、骨痛等,需要完善相关专科检查。

发现尿蛋白±应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6克以下。适量饮水保持尿量在1500-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检测。建议1-2周后复查晨尿,持续异常者需就诊肾内科,必要时进行尿蛋白电泳、肾脏超声等检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备孕女性出现蛋白尿需特别关注,妊娠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