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天疱疮属于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病情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但多数患者需长期规范治疗以控制症状。该疾病以皮肤和黏膜出现松弛性水疱、糜烂为特征,可能继发感染或影响生活质量。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一、疾病分期与症状表现:
轻度患者仅局部皮肤出现水疱,疱壁薄易破溃形成糜烂面,伴随轻度瘙痒或疼痛。中度阶段水疱范围扩大,可能累及口腔、生殖器等黏膜部位,创面渗出明显。重度患者全身广泛受累,大面积表皮剥脱导致体液丢失和蛋白质消耗,易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甚至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二、治疗与预后管理:
糖皮质激素是基础治疗药物,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需配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协同控制免疫反应。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可用于难治性病例。创面护理需使用无菌敷料,合并感染时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规范治疗下约70%患者可实现临床缓解,但需警惕药物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补充营养消耗,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损伤。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电解质水平,适度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心理支持尤为重要,患者可通过专业咨询或病友互助团体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