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根底下突然起包可能由毛囊炎、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过敏反应、腮腺炎等原因引起。
1、毛囊炎:
毛囊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红肿硬结,常见于清洁不当或刮剃刺激。避免抓挠,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保持皮肤干燥。
功能主治:本品主治由葡萄菌,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极小棒状杆菌及其他对夫西地酸敏感的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主要适应症包括,脓疮症,疖,痈,甲沟炎,创伤感染,须疮,汗腺炎,红癣,毛囊炎,寻常型痤疮。
用法用量:每日2-3次,涂于患处,一般疗程为7天,冶疗痤疮时可根据病情的需要延长疗程。
2、淋巴结肿大:
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炎症有关,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小可活动肿块。伴随发热咽痛时需查血常规,急性期可服用阿莫西林或头孢克肟。
3、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囊性肿物,触诊有弹性感。体积较小可热敷促进吸收,若继发感染需行囊肿切除术或CO2激光治疗。
4、过敏反应:
接触染发剂、金属耳饰等致敏原后出现荨麻疹样皮疹。口服氯雷他定配合冷敷,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5、腮腺炎:
病毒性腮腺炎表现为耳垂下方弥漫性肿胀,伴随咀嚼疼痛。需隔离休息,板蓝根冲剂联合干扰素喷雾可缓解症状。
日常避免频繁触摸肿块,饮食宜选择冬瓜、绿豆等清热食材,适当饮用菊花茶。肿块持续增大超过1周、出现化脓或高热时需耳鼻喉科就诊,超声检查明确性质。腮腺区域肿块需与流行性腮腺炎、Sjögren综合征等鉴别,必要时进行血清抗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