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袋可通过龈上洁治、龈下刮治、药物治疗、牙周手术、激光治疗等方式治疗。牙周袋通常由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咬合创伤、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龈上洁治:清除牙龈边缘以上的菌斑和牙结石,采用超声波洁牙机或手工器械操作。定期洁治能减少牙龈炎症,防止牙周袋进一步加深。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专业洁治,日常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面。
2、龈下刮治:针对牙周袋内根面的菌斑和牙石,使用Gracey刮治器进行根面平整。该操作需局部麻醉,可消除袋内感染源,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需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
3、药物治疗:局部应用米诺环素凝胶、氯己定含漱液、多西环素缓释剂等控制感染。药物可辅助抑制牙周致病菌,减轻牙龈红肿出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应用导致口腔菌群失调。
4、牙周手术:包括翻瓣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等直视下清除深部病变组织。适用于5mm以上深牙周袋,能彻底清创并修正骨缺损。术前需进行全身健康状况评估,术后需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5、激光治疗:采用Er:YAG激光或二极管激光精准汽化病变组织。激光具有杀菌止血作用,可促进胶原纤维重组,创伤小于传统手术。治疗过程需严格防护眼睛,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
牙周袋治疗期间需保持低糖饮食,增加维生素C摄入,避免咀嚼坚硬食物影响创口愈合。推荐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缝刷清洁,配合冲牙器清除食物残渣。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牙龈微循环,规律复诊监测牙周状况。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控制牙周炎症进展。